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7篇

发布时间:2023-03-28 08:0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7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7篇

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汽车文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软实力,优秀的汽车文化能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汽车文化论文 篇一

浅谈汽车文化,走进汽车时代

【摘 要】作为新时代的人们,现代汽车是新时代毋庸置疑的产物。车在中国历史的浮沉中,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蜕变衍生逐渐发展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车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且具备时代的个性。

【关键词】车;中国汽车发展;欧洲汽车文化;世界汽车风格;汽车时代

汽车,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是一种驰骋世界的工具,是一方历史悠久的文化,更是一类风靡全球的潮流。它来源于人们对于“打破空间、时间限制”的需求。它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时间的价值。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汽车的认识,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识。

一、中国的车文化的变迁与汽车文化的发展

虽然汽车起源于欧洲,但在中国古代车文化就已经产生并发展壮大,中国古代的车文化对于现代的汽车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车的发展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的沧桑巨变,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英雄好汉驰骋沙场英勇杀敌骑的是马;后来应皇上出游或战争的需要,人们发明马、牛、驴拉的两轮车,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也恰恰反映了这点。到了汉代,四川民间出现了“鸡公车”是用硬木制造而成,在独轮两侧安设车架,用于载人或者载物,长大约4村,由一人掌握两个车把推动前进,也可以前拉后推,车子看着小巧,却可以载重几百斤。“鸡公车”因为是独轮着地,不管平原还是山地小道都可以畅行无阻,这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在《三国演义》中提到 “司马懿占北原谓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这一项发明比“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到了宋代,“鸡公车又进行了一次改革,一人掌握变成两旁扶推,前面用驴拉,这就称为“串车”。到了明代,在“串车”的基础上加上拱形的席作顶,用来拉客,被称为“双缱独轮车”。到了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增加了风帆,巧妙地利用了风力。在战争时期,将粮草运往前线,起到巨大的作用。到了20世纪初,城市里出现了双轮的人力黄包车,可以说翻开了城市客运的新篇章,通行便捷,至今仍然是城市客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颇受旅游者青睐。

作为新时代的人类,相信没有人会拒绝时代的产物。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兴起更是带动了成千上万个子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29年5月我国第一辆汽车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而成,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这一次试验成功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汽车行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载货用的汽车,被称为解放牌汽车。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3中国汽车行业的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第一次正式建造汽车的这一阶段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等各类汽车都有了全面发展。而这一阶段也被称为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全面融入世界的汽车工业体。

二、欧洲汽车文化的发展

汽车作为工业文明之境,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的变迁。1600年由荷兰工程师史文发明制造,顺风时速可达30km的世界上最早的“风力大车”。1769年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居诺花了6年时间制成,时速为4km世界上最早的一辆蒸汽汽车。1860年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汽车。

回顾欧洲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赛车的“竞赛”意识是深植在他们的文化中。欧洲作为汽车产生的先驱者,其政治文化多起源于古希腊,在政治方面 “竞争”成为整个欧洲政治体制主流;在民俗方面,赛马等竞技体育竞赛转化为风靡全球的赛车运动,并成为了欧洲汽车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发现其汽车工业的发展与赛车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赛场是检测一辆车的性能、品质和安全性极好的场所,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三、汽车文化的发展带来的利弊

汽车的出现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世界各国的汽车形态、功能有什么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的速度、性能等也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发生改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汽车从诞生到融入社会机体,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各个方面,凝聚并丰富着人类文化,推进着人类文明进程。汽车文化遍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不断追求,汽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会不断延伸,将越来越深入地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当然无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它总是有利有弊的,汽车也是一样。人类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汽车社会所带来的能源、环境和安全等负面影响。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无时无刻不再污染着我们呼吸的空气,汽车的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汽车行驶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和财产。

我认为只有建立健康和谐的汽车文化,人类才能更好地享受汽车文明,才能更快实现人车和平共处,达到“人车合一”的理想境界。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文化的逐步完善,中国的汽车强国之路将势不可挡,我们也终将走进真正的汽车时代!

参考文献

[1] 叶挺宁。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08.

[2] 王凤兰。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汽车文化论文 篇二

试谈从汽车文化透析品牌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汽车生产与销售的探究, 总结了文化在汽车品牌管理中的重要性,文化作为一种特殊而鲜活的理念,为汽车品牌赋予了生命力,同样地,品牌管理也可借鉴汽车文化的经验,打造自己的专属文化,由此为 企业品牌管理提供 参考意见。

关键词:汽车;品牌;文化;品牌管理

汽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一种驰骋世界的工具,一类风靡全球的时尚,一方 历史悠远的文化。不论是从马车到汽车的飞跃,还是从木材钢材结合体到全金属坚固车身的改变,不论是从单一外形模式到个性十足外观设计的转变,还是从纯粹 交通工具到世界潮流时尚的跨越,汽车的 发展无疑是一部令人惊叹的传奇史,它的成功不仅反射出其自身特有的制胜法宝,而且也折射出品牌经营管理应当具有的光芒。汽车的辉煌历程离不开品牌对其的推波助澜,二者之间息息相关的互助关系,让我们得以从汽车的文化深入到品牌,透析出品牌管理同样适用的经验之谈。

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是汽车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奔驰和宝马当属汽车世界中的佼佼者,不论生产还是销售,它们都让众人看到了一种坚毅与卓越的品质。。

“梅赛德斯-奔驰”的名字让人琅琅上口,奔驰的三叉星徽标志让人驻足观望,但是它们的由来却很少有人深究。1901年,戴姆勒公司的一位名叫埃米尔•耶利内的顾客说服公司采用他美丽可爱的10岁女儿“梅赛德斯”的名字来命名新的车型,在西班牙语中,梅赛德斯是祥和,温文尔雅的意思。这美丽的西班牙名字一经传出,便广为传颂,深受欢迎。第二年,戴姆勒公司将“梅赛德斯”作为产品名称正式注册,从此开创了“梅赛德斯”时代。奔驰的三叉星徽标志则表达了戴姆勒在陆、海、空三个领域实现机动化的宿愿,于1909年作为公司商标正式注册。

从名字和商标的来历,可以感受到奔驰品牌创始人殷切的期望和祝愿。带着这份美好的期盼,奔驰后人们不仅让奔驰的名声响彻大地,让奔驰的标志熠熠生辉,而且传承了奔驰永恒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宗旨。在这100多年里,奔驰用质量证明了实力,用服务赢得了人心,从而实现了它的飞速发展以及难以动摇的品牌地位。奔驰曾经有一句颇有气势的标语,“我们不需要去编造一个动听的故事,自从1886年我们就书写了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做到了,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汽车王国,缔造了一份刻有奔驰印记的卓越文化。

正是这种文化让奔驰的形象扎根于大众心中,正是这种文化给予奔驰不断向前的动力。一种文化,可以温柔似水融化人心感动人心,同时也可以坚如磐石给人信任。这种文化可以涵盖产品和品牌的方方面面,服务、质量、生产、销售,从高层官员到基层职员,从销售人员到顾客群体,企业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与信心,顾客则可以感受到一份信任与安心。  奔驰的汽车文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品牌应当具有的品质,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文化的塑造。品牌的经营管理拥有更广阔的外延,但是仍旧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同汽车一样,品牌的生存也需要一种专属文化的支撑,有了文化的后盾,品牌才是完整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在经营管理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能与奔驰汽车媲美的就是宝马了,它们的市场定位和市场价值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又各自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BMW(宝马)是公司全称Bayerische Motorenwerke AG的缩写。BMW的前身是一家飞机工厂,于1916年3月7日成立,最初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正因为此,宝马采用了内外双圆圈的图形,并在双圈圆环的上方,标有BMW字样的商标。整个商标就像蓝天、白云和运转不停的螺旋桨,喻示宝马公司渊源悠久的 历史,既象征该公司过去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又象征公司的一贯宗旨和目标:在广阔的时空中,以最新的 科学技术、最先进的观念,满足顾客的最大愿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精神和日新月异的新面貌。

提到宝马,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对于汽车销售的意义。在 中国而言,北京的盈之宝绝对是个典型的成功例子。盈之宝董事长李莹女士曾说,“盈之宝绝不仅仅是一个宝马的销售和维修中心,秉承着对宝马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盈之宝还被赋予了文化和 艺术上的价值,我们力求通过每个细节打造一个有品位的宝马会所,给更多有相同爱好的宝马用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盈之宝自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打造宝马文化,在所有的汽车销售部门中独树一帜,用几年的时间实践了当初秉执的理想。

盈之宝的成功之道与其一直贯彻的宝马文化密切相关,有了文化的厚实与深度,让宝马汽车的销售不再落于俗套,而是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境界,宝马汽车也因而成为了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在盈之宝的4S店里,有的不仅仅是一辆辆冰冷静止的汽车,而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文化氛围。盈之宝里面的汽车俱乐部,为宝马车主提供了一个社交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平台。让车主在购车、保养和修车之余,能够体验美酒、美食、雪茄、 音乐以及画廊等尊贵而特别的服务,并可以在此定期参加针对细分人群的主题沙龙,使所有来到盈之宝的贵宾,除去感受到宝马品牌的分外尊贵,更真实地体验到宝马所代表的精英理念和生活方式。

奔驰,宝马和盈之宝为我们诠释了成功的内涵,由此可见,汽车文化赋予了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特有的生命力,为汽车行业的 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源源不竭的动力。品牌管理亦如此,需要每个品牌所特有的故事所特有的文化,将文化的理念灌入品牌的经营管理之中,能让品牌脱离冰冷呆板的商品,成为一个个动态鲜活的形象,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印入永恒而美好的憧憬。

汽车文化论文 篇三

浅谈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

[摘要]汽车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进步,国人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多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此时,对汽车文化的介绍,对汽车生活的渲染,对汽车文化外沿和内涵的阐述,揭示汽车文化与社会现实生活间多层面的利弊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汽车文化;汽车文明;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10年已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汽车普及率为每千人50辆。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正不断上升。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万辆和1364万辆,汽车产销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一、汽车概念

《辞海》对汽车的定义是:一种能自行驱动的主要供运输用的无轨车辆。原称“自动车”,因多装有汽油机故简称汽车。由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组成。按用途分为载货的货车、载客的轿车和大客车,以及特殊用途专用汽车(如消防车、救护车、洒水车等),o以笔者个人理解,汽车就是“机动车”的俗称,是一种大众化的称谓,其“雅名”应该称“机动车”比较科学,英文原译为“自动车”,在日本也称“自动车”,我国汽车驾驶员的执业资格证上的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冠名就是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机动车的解释: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二、汽车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

(一)汽车文化引领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回顾改革开放前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发展的时候,人们谈不到汽车与个人的关系,更谈不到汽车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汽车与文化早已紧密相连,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识的汽车商品,没有不借助文化影响的汽车销售,没有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汽车消费。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及其产业为载体,渗透在经济社会的各层面并构成互为关联为载体,渗透在经济社会的各层面并构成互为关联为载体,渗透在经济社会的各层面并构成互为关联车文明发展进程的文化形态。我们要依靠汽车文化来引导和谐、休闲、健康的汽车生活方式,从而改变车主的生活态度,包括有车生活方式、用车文化和价值观的转变与提升,最终将创造一个和谐的汽车社会。

(二)汽车文化正从多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

汽车进入社会、进入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就渗入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于汽车产业的侧向影响及其扩散效应。因为有了汽车,围绕着汽车衍生出了高速公路、汽车旅馆、汽车餐厅、汽车商店、汽车电影院、加油站、洗车店等,它们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改变了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比如汽车的方便、灵活、机动、快速和“门到门”交通的特点,提高了人们公务活动的效率和工作节奏;汽车上的通讯、办公设备的装车率越来越高,人们在交通的过程中,在车上就可以进行工作上的联系、沟通、指挥和决策,改变了人们的办公和工作方式。特别是汽车缩短了人们上下班的时间,让人们延伸了 m.d8qu.com 工作的空间,汽车的普及给人们选择不同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比如汽车增加了人们的出行频率和时间,所有能够吸引出行者的服务内容都有可能催生新的消费形式,像超大型购物中心“摩尔”就是汽车社会的产物。汽车还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结伴旅游、朋友聚会的几率增加。汽车给当代地球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把人们的生活半径,从步行的半径5公里,从自行车的半径15公里,一下子延伸到了100多公里。不断扩大的人们的活动半径和传统生活空间,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效率观念,而且这种改变将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完善而继续深化。汽车让当代人们的交流范围、旅行范围、娱乐范围成倍数的扩大。如网上车主自动发起的车友会、各种车迷俱乐部,还有越野爱好者联盟等等,都是汽车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了汽车,生活不再冷清,距离不再遥远。

比如城市化、集团式城市群的形成更是汽车的效应。如武汉“1+8”城市圈的构建,最直观的效应是有利于城市空间放大,而城市空间放大又有利于汽车使用环境的改善,导致汽车流通速度加大,汽车需求的进一步增大以及汽车的普及又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跨地域的人才招聘、就业和房产贸易在现代交通的帮助下真正得以发展起来,人才的自由流动成为现实。汽车的大量使用,在促进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带动了乡村和落后地区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状况,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以往受地域空间限制所形成的城乡差异、种族差异和等级差异等观念,随着人们在扩大了的、相互重合的生活空间中的交流与互动,得到不断改善。

三、小结

总而言之,汽车的逐步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出了许多新生事物,汽车文化就像传统的酒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等文化一样,自然而然地已渗透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之中。从汽车展会、汽车车模、汽车挂历、汽车邮票、汽车报刊等静态文化,到汽车旅游、汽车运动、汽车娱乐、汽车广告、汽车模特、汽车社区及汽车银行等动态文化,汽车文化正以无孔不入的魅力征服着国人,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进而改变了人们的区域概念、住地选择、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知识结构、文化习俗、活动节奏以及休闲方式。让我们紧跟汽车文化发展的步伐,主动与现实生活搞好对接,在促进汽车文化健康发展的同时,让汽车文化更好地为引导大众增强环保节能意识,构建和谐的人车路系统服务。

参考文献

[1]邓闰姝,李小慧,吴广平,关于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的探讨[J],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51-53

[2]沈爱华,张小妹,朱止平,浅谈汽车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J],职业技术,2010,(14);193

[3]王东林,陈羡矾,黄芝林,汽车文化引领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J],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51-53

[4]沈银涛,张国强,李家辉,汽车文化正从多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J]职业技术学院,2011,(18);193

[5]蓝月晶,占成安,吴成林,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之我见[J]教育学院出版社,2011,(8);51-53

[6]刘百慧,路引明,江止清,对提高汽车文明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9,(25);193

[7]陈可明,林小东,袁小顺,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内在联系研究[J],华南理工学院出版社,2009,(7);51-53

[8]刘玲秀,吴国斌,李佳佳,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区别分析[J],职业技术学院,2009,(15);193

汽车文化论文 篇四

试谈中国汽车文化市场现状

摘 要: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汽车消费是消费市场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造成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的原因,并就消费状况、车型结构、政府汽车消费政策,论述如何相应地调整汽车消费结构,使轿车消费市场更加完善。

关键词:汽车文化;消费结构;汽车消费

1 中国汽车文化现状

近几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车展无疑成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品牌实力与核心技术的最佳平台。国际汽车巨头欲借助这个舞台,让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加清晰。而作为本土的汽车品牌,则是通过车展来展现民族工业的飞速进步。一时间,全国各地车展遍地开花,好一个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各地大约有50余个以各种名目举办的车展。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展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车展最引人注目。车展热闹的同时也带动了车模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去观看车展不但是为了看车,同时也是为了看车模。随着文化青年韩寒、影视明星林志颖加入了车手行列,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车手和他们参加的汽车赛事。车展、车模、车手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汽车文化,也推动了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

讲到每个国家的汽车文化,无不首先提到的是这个国家的汽车品牌。而中国的汽车品牌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我们应该在汽车技术和汽车设计上努力,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有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我国的汽车文化才能真正强大。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与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其它国家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2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从2001年5月政府放松了对生产企业的价格管制,制约轿车需求的各种不合理费用,得以逐步取消,汽车消费信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开始取代家电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国相同的人均收入阶段(同样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的汽车保有率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率与这些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2003年,我国汽车保有率为1.8%,刚好触及同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低限。

然而,我国汽车价格目前依然偏高,世界轿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不过5%,而我国轿车行业的利润却高出许多。汽车生产成本高、各种税费繁多、鼓励汽车消费的配套措施尚未到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未完全达到小康水平,都是汽车尚未成为百姓消费热点的重要原因。

3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对策

我国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需求潜能释放、产品更新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汽车市场的启动和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庞大的汽车市场为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1 企业层面:市场导向,竞争为先

(1)加快联合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

兼并、重组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全球面临第四次兼并浪潮。我国汽车工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企业集团化、战略化联盟的建设。

(2)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查,调整和优化现有的产品线和产品结构,增强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深入研究消费需求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挖掘消费潜力。

(3)推动营销思想的全面运用,增强企业营销功能。

汽车企业应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将全面质量营销与高科技营销相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还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数字化分销渠道缩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

3.2 消费者层面:理性消费,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

(1)加强消费者教育,正确引导消费。消费者是市场供需双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是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宣传导向,帮助消费者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消费价值观,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中与现代市场经济消费观格格不入的成分。在鼓励节俭的同时,提倡努力开拓,不断提高消费层次,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理念。

(2)注重消费群体,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较低,消费信用不足,既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发展消费信用,促使居民消费模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可以提前实现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消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

3.3 政府层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放在现代市场体系中,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商品结构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

(2)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我国汽车行业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

(3)调整汽车消费政策,培育汽车市场。汽车消费政策是国家调整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税费结构,降低购买过程的税费,转移使用过程税费,同时减轻消费者税费负担。第二,规范汽车税费,建立以燃油税为主的汽车消费体系。第三,逐步调整税费政策,实行差别税率,鼓励经济型轿车的生产。第四,简化购车手续,完善和建立以私人用车为主的汽车销售服务保障体系。

(4)培植消费能力。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扩大汽车消费要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消费环境改善为条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汽车文化,从政府、金融、汽车企业等多个方面共同入手,协同配合,来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市场。

汽车文化论文 篇五

论中国社会汽车文化的培育

【摘要】:中国社会已快步进入汽车社会,我们在拥有汽车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先进的汽车理念,重视培育中国的汽车文化,让汽车更好为我所用,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汽车 培育 汽车文化

时间往往能改变一切。当我们对三十年前中国的贫穷还记忆犹新时,当我们为十年前中国加入WTO会对国内汽车产业产生多大的冲击担心忧虑时,当我们对欧美发达国家车水马龙般行驶的小汽车投以钦羡的目光时,恍惚一夜之间,中国也进入了汽车社会。是的,今天的中国的确可以说进入了汽车社会。从直观感觉上看,不要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车流滚滚,也不要说节假日、黄金周高速公路上穿梭的滚滚车流,即便是穷乡僻壤,在泥泞小道上蜗牛般爬行的小汽车也并不鲜见。

再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近2亿辆,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地区进入“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数量达到二十辆左右。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我国众多大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汽车社会。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汽车社会必将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不断扩展。然而,在猝然而至的由“自行车王国”向“汽车王国”的快速跨越进程中,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和改善。

1、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社会心理还不成熟

“汽车社会”(Auto Society)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在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下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变革。毫无疑问,汽车的快速普及,给普罗大众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大众汽车消费将带来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不仅出行更方便快捷了,而且改变了时空观念,可以尽情地享受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而又舒适的生活。

同时,汽车社会的到来,还将改变我们的城乡关系、就业结构、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但是,正如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汽车社会的快速形成,也必然带来一些负面的、滞后的影响。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社会心理的不成熟。比如,把汽车由代步工具异化为奢侈享受的追求和向人炫耀的资本;比如,以不文明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野蛮飙车来吸人眼球,显得自己多么英雄;比如,先入为主,乱停乱放,不讲公德;比如,在高速公路堵车时,心态烦闷,情绪急躁,口吐污言秽语……凡此种种,都是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的过渡期中社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2、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基础设施还不配套

无容置疑,近些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不要说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其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即便是国道、省道乃至乡村公路建设也有相当发展和长足进步。但是,由于中国体量太大,幅员辽阔,且过去基础太差,历史欠账太多,所以,即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很快,效率也很高,但总是跟不上汽车普及的速度和形势的变化。尤其表现突出的是停车场地的规划不足,建设偏少,以至于有车一族常常为寻找停车位而苦恼费神。此外,一些路段的建设质量也不敢恭维,不管高速还是低速,常修常坏,上了高速公路,大部分时间不是堵车,就是跑半幅,交高速费,跑低速车。还有,收费站的人为堵车,收费站口挺多,但大部分时间仅仅开几个,只要出省进市,就要排长长的队蜗牛行进。此外,我们还要看到,汽车业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要牵扯众多社会问题。很难想象,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的国家,汽车业竟会成为支柱产业。

3、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汽车社会。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交通法规也不算是很健全,还没做好进入汽车社会的充足准备。比如,驾驶员培训需求的旺盛带来了驾驶培训学校的兴旺,但由于发展过快,驾校师资不足,加上法规漏洞,管理不当,结果培养出大量不合格驾驶员,成为潜在的马路杀手,酿成太多的交通事故与人生悲剧。比如,由于相关环境保护法规的欠缺,使得很多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上路行驶,其结果,汽车的数量上来了,我们享受着汽车带来的快速,却又让汽车带来了野蛮和污染。因此,如何使用汽车,如何保养汽车,如何节约用水,如何节约用油,如何低碳生活,如何保护环境,如此等等,也都是汽车族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汽车文化还不匹配

前之所述,是中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种种不适的客观外在表现,而内在的不适应则表现为汽车文化的不匹配。换言之,客观外在的表现只是种种表象,论文格式而内在的汽车文化的不匹配则很可能或很大程度上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诸如,人们对汽车的快速普及带来的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适应与否,对汽车大众化给人们带来的城乡关系、就业结构和消费方式的认同与否,对行车公德和交通秩序的肯定与否,对汽车普及速度过快和基础设施一时跟不上的包容与否,以及对严守交通法规,实行绿色出行赞同与否。等等等等,莫不属于观点理念的汽车文化范畴。因此,所谓的汽车文化,其实质就是人们特别是有车一族对待进入汽车社会的基本思想观念与社会理念。我们必须客观认识汽车社会,积极培育汽车文化,做好迎接汽车社会来临的准备。这便是我们当下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建设的汽车文化应该是理性文明的、安全规范的、先进环保的汽车文化。

一是要培养理性文明的汽车社会心理。毫无疑问,汽车社会的到来,意味着汽车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弄清楚汽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着力培养理性文明的社会心理。而今年首个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其实就是对中国汽车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次大考。

就汽车本质属性而言,它就是一个代步工具,是一个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我们要为这一时代的到来而高兴,为能拥有一辆私家小轿车而自豪,为能享受这一现代物质文明成果而兴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进步而欣慰。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持理性消费,不要把汽车这一代步工具异化为奢侈享受的追求和向人炫耀的资本。依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买车还是不买车,以及选择买什么档次和品牌的车,而不必盲目攀比,甚至贷款买车,过度消费。

此外,我们还应特别提倡买国产车,以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工业发展。与此同时,要大力开展文明行车的宣传教育,以文明开车为荣,以野蛮开车为耻,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荣,以开“英雄车”为耻,以遵纪守德为荣,以乱停乱放为耻,并且辅以诸如“全年开车无扣分的驾驶员现场摸大奖”等活动来加以引导,长此以往,理性消费、文明驾驶的社会心理与风尚就一定能够形成,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开车人的素养也越来越高的“景象”一定会呈现。

二是要建设安全规范的交通配套要件。面对猝然而至的汽车社会和汹涌澎湃的汽车潮,我们的道路基础设施、交通法规、管理手段等配套要件明显滞后,这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理解之后,更重要的便是行动。去年国家颁布的酒驾入刑的法律规定,还有最近公安部在修订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明确规定明年起闯红灯扣6分、遮挡牌照扣12分。

这就是国家和政府在建设安全规范的交通配套要件方面快速决策与行动的极好例证。当然,在建设安全规范的交通配套要件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落实与完善。比如,为防止大量速成的新驾驶员成为潜在的马路杀手,就必须加强对各类驾驶培训学校的资质审查与管理,确保培养出来的是合格驾驶员。比如,面对高速公路上各种眼花缭乱的交通指示标牌,驾驶员常常犯晕,无所适从,容易酿出交通事故,这就需要更简洁易辩识的指示牌。再如,面对居民小区和公共场所停车位严重不足与土地容纳面积十分有限这一突出矛盾,我们可以跳出陈旧思维的束缚,依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开辟地下车库和地面立体升降停车装置来解决这一矛盾。

三是要引领先进环保的汽车技术风向。不可否认的是,汽车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舒适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噪音和空气污染。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依托高端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环保理念来制造和使用汽车,实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就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故而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我们要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修改和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废旧汽车和技术落后汽车的淘汰力度,杜绝那些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上路行驶,另一方面,还是要寄希望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果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乃至以氢气为燃料的汽车能满大街跑起来时,那不仅反映出汽车技术的极大进步,更标志着环保汽车时代的真正来临。这固然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但笔者坚信,以人类的智慧、需求以及生存危机意识的不断觉醒,只要我们持续倡导先进的汽车理念,追求先进的汽车技术,普及先进汽车知识,促进汽车市场发展,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够营造出理性文明的、安全规范的、先进环保的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论文 篇六

谈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汽车文化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以及行业发展需求,对于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形式下的发展要求,在注重教育成绩的前提下,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时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重视,本文从汽车文化的具体含义着手,简单论述了在汽车文化教育中专业的汽车人才培养重要程度,并对于教育的实际内容讨论。

【关键词】汽车专业人才;汽车文化;教育研究

0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相关人才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标准。就目前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水平而言,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在与世界同步发展过程中,对于汽车行业的专业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方面,也有了新的教育要求,这就需要在教育改革中,实现汽车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准确接轨,提升专业人才整体素质,加强文化教育内容。汽车文化教育对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1 汽车文化的主要内容

文化在词典中的含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就是基于发展基础所能够创造的物质已经精神方面的财富总体。基于这样的解释基础,汽车文化就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所有对于汽车行业推进作用的发明,以及能够形成的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文化总合。汽车文化能够包含的内容很多,能够包括汽车技术、车的发展史、造型外观、车标文化等等方面内容,甚至可能涉及到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规章制度,汽车科普知识等内容,所能够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

为了能够对于汽车文化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可以给汽车文化一个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工业设计方面,对于工业实际是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的,它能够反映出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地域特征、民族的物质生产力标准,以及当时情况下人民的意识水平以及在生产方式上的不同之处,这也能够体现出商品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所能够形成的价值标准,而在工业上的设计师能够综合社会以及经济技术等方面内容,综合考虑实现设计上的多元化因素,创造性的完成符合人民生活以及物质方面的技术产品。这一方面可以提现出对于汽车专业知识,另一个方面就是商业信息中的品牌文化,这也是在时间累积中,企业独特的竞争信息。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它包括产品的定位、产品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积淀等,品牌实际上代表企业的社会形象。汽车品牌文化是汽车营销人才必须要掌握的。第三方面是边缘文化,就是汽车同其他文化种类的结合,比如汽车摄影、汽车会展、汽车运动、汽车报刊、汽车收藏、汽车模特、汽车俱乐部等。它还包括与汽车有关的普及知识、交通法规及基本礼仪等。可以说,现代汽车已经不单单是冰冷的机器,其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代步工具,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平台。汽车是一个技术平台,可以搭载各种最先进的技术,如GPS、无线通讯、智能驾驶等;汽车是一个信息平台,可以配备电脑网络,随时获取各种信息;汽车是一个娱乐平台,可以加装音响、DVD、电视、收音机等;汽车是一个生活平台,可以装冰箱,可以调整成卧室,可以去野炊等;汽车还应是一个社交平台,它可以折射驾驶人的基本道德和礼仪水平。

可以说,汽车是世界上兼有零部件以万计,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万万计的综合性、高科技、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汽车是连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纽带,不仅直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渗入到广泛的学科领域,波及大量的相关工业和相关部门,诱发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出现,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和合纵连横的产业链,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就是这样凝聚着一百多年来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成果,和谐地将科技和艺术相统一,积淀成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底蕴。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及其产业为载体,渗透到经济社会各层面并构成互为关联的价值链,演绎人类社会一系列的行为、习俗、法规、准则、观念和价值观,形成影响汽车社会和汽车文明发展进程的文化形态。除课堂教学外,其大量的知识应来源于课堂外的各种活动,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狭隘框架,扩展到活动课程、社会课程和潜在课程等广泛领域。如采取让学生参加各种汽车文化活动,到汽车企业实地学习等方式。同时,还应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采用,运用以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2 汽车文化教育在汽车专业人才素质形成的促进作用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任务。据统计,各类高等学校与汽车相关的专业有近四十个。它们涉及汽车的各个方面,关联性、实践性较强。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比较重视汽车文化的第一部分“工业设计”,即技术课程的开设。可见汽车文化主要体现于汽车产业侧向影响及其扩散效应。汽车进入社会、家庭,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学校汽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是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及现代交通的意识,具有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

3 汽车文化教育的内容特征及实现方法

我国在汽车方面的教育中,注重对于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教育,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形成,但是最容易忽视的是对于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

我国的汽车文化教育内容中,其课程能够涉及的是与汽车相关的市场信息、交通信息、消费汽车观鸟、道德、审美与价值方面的信息内容,这些都是一些宏观方面的信息,还不能够在教材以及教学课程方面有规范,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汽车文化相关课程体系,这是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社会变化以及行业发展中,严重的脱离宏观联系情况。

就目前的教育形式而言,要改变学生对于汽车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就需要从学校方面重视对于汽车文化的教育程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切实制定相关课程安排,注重对于学生的专业引导,对于可能的大纲以及课程目标确立方面要严格的进行课程选择与确立,拓宽专业视角,真正实现汽车文化教育与文化其他课程共同发展,注重对于汽车文化教育。

4 结束语

在汽车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于汽车文化课程与汽车相关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实现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学校要进行积极的专业知识引导过程,注重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求,应用多种教育方式,实现教学成果。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相关人才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标准。就目前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水平而言,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在与世界同步发展过程中,对于汽车行业的专业人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方面,也有了汽车文化教育要求,这就需要应用教育改革中,实现汽车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准确接轨,提升专业人才整体素质,加强文化教育内容。要注重汽车文化教育对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朱余清,梁松练。高等学校加强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农机化研究,2004(4)。

[2]朱盛镭。汽车文化的力量[J]。上海汽车,2006(10)。

[3]江仲。我们需要怎校的汽车文化[J]。汽车文化,2006(2)。

汽车文化论文 篇七

谈汽车广告文化及其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国家对汽车行业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汽车行业由此迅速发展。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营销手段,在汽车行业中也成功应用,伴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广告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本文就汽车广告文化的概念、特征以及内容进行了介绍,并从广告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将广告文化成功运用到汽车营销当中,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汽车广告;广告文化;汽车营销

0 引言

自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国内汽车行业也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处于前列,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具有一定规模,我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汽车广告在所有行业的广告中,是投放量占据前列的行业广告。汽车广告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汽车广告逐渐成为汽车行业重要的营销手段。因此,针对汽车广告文化,下文将对其概念、特征以及内容,进行介绍。另外,关于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中如何应用,也将提出建议。

1 汽车广告文化介绍

1.1 汽车广告文化的概念

作为商业文化向汽车营销中的延伸,汽车广告文化是商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体系[1]。而这种体系是指相关组织机构在长期的汽车广告,或者汽车服务类广告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体系。其组织机构一般都包括汽车生产商、销售代理商以及相关广告公司等。

1.2 汽车广告文化的特征

汽车广告的目的是一切广告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商业目的,就是起到广告促销的效果,达到汽车销售的目标。汽车广告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商业性

上文提到,汽车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汽车销售的目标。而所谓汽车广告,其实就是汽车生产商通过广告,向群众传达汽车信息,促进汽车销售的一种传播手段[2]。所以汽车广告的根本所在就是为了宣传、和销售,有着极强的商业性。

1.2.2 依附性

之前提到过,汽车广告文化是一种价值体系,是汽车生产商用来传播汽车信息的一个载体。广告文化是依附于广告本身才产生的,作为物质载体,广告本身承载了广告文化所有的精神理念和价值体系。因此,汽车广告文化本身就是依附于广告本身才存在,没有广告本身,何谈汽车广告文化之说。

1.2.3 社会性

如今社会,物质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在物质上也有了一定的追求。汽车,在街上随处可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汽车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汽车广告文化,不仅仅只是汽车生产商和广告商这些人的文化,而是社会群众共同分享的文化。一个被认同的汽车广告,其广告文化包含的思想和内容,必将是社会群众所认可的。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汽车广告文化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

1.2.4 时代性

汽车广告文化的兴起,源自于汽车行业本身的飞速发展。并且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不停的发展,汽车广告文化也随之不断完善进步。不同时期的汽车广告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时代的进步,带来的是科技的进步。因此,各个时代的汽车广告文化不论是在审美、表现形式、价值观念、创作理念以及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来说,都各不相同,具有着当下时代的特点。

1.2.5 约束性

既然是广告,那么势必要遵守广告领域内的规定。其约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汽车生产商和广告商之间约定的行为准则;第二,一切汽车广告活动都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受到法律的约束。

1.3 汽车广告文化的内容

1.3.1 价值观念

一个好的价值观念,代表了一个好的汽车广告。所谓价值观念,就是汽车生产商和销售代理商通过制作播出汽车广告,向社会传播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念、企业的文化和形象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

1.3.2 法规制度

汽车广告行业要想顺利发展,拥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法律政策的建立,是为了对汽车广告行业进行一个约束和管理,目的是保障汽车营销市场的秩序以及消费群众的利益。

1.3.3 广告道德

关于广告道德,其目的是在建立了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道德约束。不同于法律规定的强制性,道德约束没有强制性,主要依靠的是自觉性。这就要求汽车生产商和相关代理商以及广告商,要有一定的自觉性,提高道德水准。

2 关于汽车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中应用的建议

从广告文化角度出发,就汽车广告文化如何在汽车营销中应用,现提出以下建议:

2.1 汽车广告活动要具备有特色主题和创意

广告的灵魂是什么,是创意。一个好的创意能成就一个广告,同理,一个好的创意能成就一个好的汽车广告。一个好的汽车广告创意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汽车广告自身的影响力,从而激发出群众的需求和兴趣。汽车广告有了创意,才会吸引到群众的注意,从而注意到广告中的产品,没有好的广告创意,何谈吸引群众,更不要说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

主题,顾名思义就是汽车广告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汽生产商想要传达给群众的中心思想。比如,这个汽车广告的主题是想告诉群众,这款汽车的质量好、性价比高。还是想告诉群众,这款汽车高端大气,是成功人士必备。

在广告制作前,以上两点,生产商和广告商都应该进行深刻的探讨研究,确立一个具有特色主题和创意的广告。

2.2 注重广告的目的性

汽车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广告的手段,向群众传播生产商的信息、汽车品牌的信息,让群众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接受并购买汽车。因此汽车广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这个为前提进行,包括汽车广告的投放。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汽车广告的投放不仅仅局限于电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手段。新兴的网络、手机等媒介手段,也可以作为汽车广告投放的方式。关于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就需要生产商和广告商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在投放广告前,要充分了解广告的受众群体是哪些,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哪些。

2.3 注重广告的效果

所谓广告效果,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汽车广告播出以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二,对于广告活动目的的实现程度。在对广告活动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价时,需要结合以上两个方面,不能只是单纯的根据经济效益来判断效果。还要从广告活动带来的社会效益以及心理效益等各方面来进行评价。

广告投放后,及时对广告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通过对广告效果的检测和评价,能客观的评价出广告的好坏,包括上文提到的广告创意、主题等。

2.4 用汽车广告引领健康消费观念

汽车广告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群众的消费观,这就要求汽车广告文化务必要为群众制造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

众所周知,汽车虽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能源的过度消耗;尾气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有汽车鸣笛声带来的噪音污染,这些都是汽车带来的弊端。这就要求汽车广告文化引导群众健康的消费观念,注重汽车的环保经济。在广告中也要注重宣传环保效益,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而不是注重盲目消费。

3总结

汽车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而汽车广告作为汽车行业重要的营销手段,如何把汽车广告文化应用到汽车营销中,是汽车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清楚汽车广告文化的概念、内容以及特征的前提下,生产商和广告商应该正确的进行广告活动;引领消费者健康的消费观;同时企业自身还要打造出专属的品牌,通过社会责任行为为自身的企业品牌加分[3]。

参考文献:

[1]李正网。汽车广告文化及其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05):121-122.

[2]张国方,陈令华。汽车广告文化及其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J]。汽车工业研究,2012(05):46-48.

[3]申婷婷。广告文化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2(03):32-35.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7篇《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推荐访问:例文 参考 文化 汽车文化论文参考例文7篇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文化论文3000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