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4年度关于某自治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19 12:2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关于某自治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关于某自治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某自治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某自治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命脉,是促进农业农村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上半年,县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组织下,对XX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田水利基本情况

XX自治县地处X、X、X三省(区)结合部,XX省最南端。是全国X族人口最多、XX省唯一的X族自治县。全县耕地总面积38.32万亩,其中:水田27.17万亩、旱土11.1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4.4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4.5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5.1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26万亩。全县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为主。水稻常年播种面积在44万亩以上。202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8.81万亩,总产23.76万吨,是全省产粮大县之一。

1.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

制定出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完善和加大乡(镇)村两级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对项目开展工程质量保险,由保险机构聘请委托专业监理机构实施工程监理,承担工程后期质量风险责任,因工程质量造成损失的承担保险赔偿责任。2019年-2023年(准备建设中)XX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合计14.67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86万亩,投入资金2.33亿元,项目涉及到155个行政村,约占全县行政村比例49%。项目施工内容主要有土地平整、改良,高效节水灌溉,新建机耕道、渠道、山塘河坝等。项目建成有助于改善全县农田水利状况,稳定粮食生产,增加播种面积和产量。

2.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现状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一)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现状

全县基本形成以水库为骨干,塘坝为基础的工程灌溉体系。现有各类水利工程21540处,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89座,山平塘2583口,小河坝968处,水轮泵82处,电灌机械56台,各类水工建筑物7532处。水利设施蓄引提总水量2.44亿m3.这些水利工程大多数兴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为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运行,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渗漏、淤塞、老化损毁情况比较严重。

(二)水资源利用情况

XX县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降雨充沛,地表径流大,但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619.3mm,年内分布以4-6月为丰水期。二是溪沟纵横,水系发达,山溪易涨易落,易洪易旱。在水资源管理上,节水政策有待制定和推行,缺乏现代化的自动监测、远程监测设备,县域内水资源利用监测站点有待建设完善。

3.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日常管护及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近年来,XX抓住中央和省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财政、发改、农业农村、扶贫、自然资源、烟草、企业等水利投入资金,集中投向农田水利建设,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进度,做到“八个到位”,通过出“组合拳”、打“合成战”,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效应、专项资金的聚集效应、市场化运作的联动效应、农民投资投劳的综合效应,广大农村地区“靠天吃饭、靠雨种地”的被动局面逐步改变,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项目建设资金拨付按照《XX自治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推进项目建设管理,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确定项目施工单位,并挂网公开公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4.大中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提升情况

XX自治县有中型灌区3个,其中:自流灌区2处,分别为涔天河水库灌区和草岭水库灌区;
扬水灌区1处,大林江水轮泵站灌区。

涔天河水库是湘江一级支流潇水上游的龙头大型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和灌溉为主,兼顾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水电工程。2013年经批复,进行了水库扩建工程,整个工程由枢纽工程和灌区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涔天河灌区支渠工程已进入扫尾工程建设,由XX县负责投资建设的涔天河灌区田间连接工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正按计划开工建设。草岭水库灌区设计灌溉XX县涛圩、大石桥、白芒营三个乡(镇)的34个村。灌区总人口3.19万人,设计灌溉面积经复核落实确定为3.05万亩,其中水田2.65万亩,旱地0.40万亩,自流灌溉面积3.05万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2.00万亩。大林江泵站灌区地处XX县界牌乡大林江村,自潇水河取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的重要中型水利工程,由提水枢纽工程和引水灌溉工程组成。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目前,由于渠道老化破损、渗漏或淤积堵塞,实际灌溉面积仅为0.65万亩。

目前,3处灌区渠系配套及节水改造已列入水利部2023~2025年度灌区储备库项目,项目实施后,对全县农业农村发展,乃至全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较大推动作用。

5.农村小水源恢复建设和打通渠道灌溉“最后一公里”情况

全县按照“自选、自建、自用、自管”要求,选取经村支“两委”商议审议,群众呼声高,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能增强灌溉水源保障,助推乡村振兴的山塘及渠道向上级申报农村小水源恢复建设项目。共申报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项目233处,申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478万元;
申报畅通“中梗阻”渠道项目21处计19公里,申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79万元。产粮区覆盖面100%、高标准农田区域覆盖面100%。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XX县水利工程落后现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由于底子薄,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设施老化严重。XX县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坝型以土坝居多,坝高较低。由于运行时间长,现已普遍老化,安全隐患突出,防洪减灾能力较低。据统计,全县98座小型水库中,病险水库占50%以上;
2583口山平塘中,30%存在淤塞渗漏情况,实际蓄水量仅占设计蓄水量的60%左右。

2.水利投入不足。农村税费改革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影响较大,过去以行政推动,采取投工投劳的办法组织开展小水利工程建设的格局已经打破,农村小水利工程需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投劳,致使农村小水利工程建设出现措施缺乏、活力不足的困境。每年修复水毁工程、清除险病隐患和“五小”水利设施、水库灌区等涉及的田间工程存在明显资金缺口。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资金来源主要由地方财政自行筹集,筹资渠道非常困难,申请的专项债券资金资料审核严格,严重制约城乡供水一体化均衡发展。

3.水资源充分利用不足。据统计,2021年全县总用水量为31966万立方米(不包括水力发电),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6.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XX县各灌区乡镇主要以河坝或引冲源水为主灌溉,如一些坡陡冲源,目前还没有水利设施,大雨急流,小雨断流,蓄水抗旱能力低。一些冲源地方因各种原因没有兴建水利设施,缺乏丰枯水量调节能力,导致局部出现干旱缺水。

4.项目落地困难。如2023年,XX县拟实施的岭东河道治理工程、西河三期工程、草岭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重大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基于各种原因,目前仅停留在前期工作上,尚未真正落地。

三、工作建议

1.坚持水利为人民理念。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处处相关的水安全、水环境、农业灌溉、河道治理等问题。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水库、电站、水利在建项目汛期督导检查,确保安全度汛。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开展违法采砂制砂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水土保持执法检查和监管力度。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省级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对水利重点工程、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等增加省级投入配套比例,考虑到县级财政实际困难,减少县级配套资金比例。同时,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资金来源,逐年增大水利建设财政预算金额,健全水利建设投入长效机制。

3.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按照轻重缓急,加快推进一批水利项目建设。统筹用好中央资金和地方一般债券资金,着力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行动项目,提高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突出各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畅通农田水利渠道“中梗阻”。

推荐访问:关于某自治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 自治县 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