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2023年旅游景区工作汇报(六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3-06-11 08:0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2023年旅游景区工作汇报(六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2023年旅游景区工作汇报(六篇)(完整文档)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景区工作汇报篇一

在全市上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纵深推进各项改革的重要时刻,市委领导同志抽出时间专门听取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旅游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这对我们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在此,我谨代表市旅游局及全市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将我市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以汇报,恳请批评指正。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市旅游业起步于1987年,以市委、市政府设立襄樊市旅游事业管理局为标志。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当时我市旅游业发展十分缓慢。200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旅游才真正进入大发展、快发展时期。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上级旅游部门关于“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旅游工作方针,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要素,奋力开拓旅游市场,促使我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整个旅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全省排序位次前移。近年来,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我市以“三国文化”、“荆山生态”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日趋成熟,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0年以来,除2003年遭遇“非典”之外,全市旅游经济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递增速度。2003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96.8

2万人次,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20.43亿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由原来的全省第五位跃居全省第三位,在同类城市中提升到第二位。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8.9万人次,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1.26亿元,分别比历史上最好的2002年“五一”黄金周增长20.17%和31.28%。其中,纳入全市假日旅游统计范围内的全市18个重点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2.4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41.93万元。实现“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总量位居全省第四,旅游收入位居全省第三的良好水平。

二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精品名牌正在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这些产品为依托,襄樊名城一日游、南、保、谷荆山原始自然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正在成为省内外旅游界内推崇的襄樊精典线路,受到各地旅游者的青睐。同时,以中部名城文化寻古旅游区为主体,以西南部山地峡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东北部平原河湖采风揽胜旅游区为两翼,贯通湖北精品旅游线、中华三国文化线和襄樊名景揽胜大循环线的旅游精品正在形成。保康、谷城、南漳3个县以及保康后坪、谷城南河等3镇分别迈入“湖北省旅游先进县(区)”和“湖北省旅游明星乡镇”行列,为树立全市旅游品牌形象奠定了较好基础。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截止到现在,全市共建成对外开放的各类景区29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点)13处,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处;
设立各类旅行社27家,其中具有经营出境游资格的国际旅行社1家;
评定星级宾馆52家,其中4星级1家,3星级9家,1-2星级42家,床位4000余张;
评选、认定旅游商品84种,在去年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旅游商品征集活动中名列第三,在今年4月省政府举办的“华中旅游博览会”上为襄樊争得了荣誉和地位。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资者信心。但是,由于我市两级政府都没有设立旅游开发建设资金,受其制约,各地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支持旅游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但却难以发挥出应有效应。由于缺乏投入支持,我市许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如习家池、水淹七军、马跃檀溪、邓城遗址等,包括一些已经开发的景区点,如米公祠、鹿门寺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有说头、没看头、少玩头”的现象,难以从学术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从论文价值转化成市场价值,从新闻价值转化成游览价值。特别是在一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这种矛盾尤为突出,致使旅游开发陷于“无米下锅”的窘境,抱着“金碗”讨饭吃。

四是产业协调发展面临政策扶持不力的局限。旅游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产业关联度高,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性。为促进旅游业协调发展,2001年,国务院、省政府分别以国发[2001]9号、鄂政发[2001]47号文件的形式,通知各地对星级宾馆用水用电政策进行调整,要求“按照工商企业用水的收费标准和类别,调整旅游星级饭店用水价格;
将旅游星级饭店用电价格划归非普工业类,取消电价二次综合附加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政策在我市一直未能执行。其他诸如扶持旅游交通车辆发展、减免旅游项目相关规费等,我市一直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由于政策扶持不力,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和自我发展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市旅游业发展。据了解,在海南、云南等地,旅行社取得三星级标准客房价格一般为70元/间。但据我市三星级宾馆介绍,这一价格已明显低于我市三星级宾馆成本;
其他如宜昌、十堰等周边地区旅游车辆到我市营运仍有利可图,而我市企业却“养不起”旅游车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受这些因素制约,我市旅游产品报价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许多外地游客“望价却步”,拉大了我市旅游同周边地区旅游的距离。此外,由于受观念、技术、制度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我市许多对游客很有吸引力的工厂、车间在开发、建设时没有设计游客观光通道、观光平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方兴未艾的工业旅游在我市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如二汽试车厂这一国内垄断性的旅游产品至今仍拒绝向游客开放。凡此种种,都制约了旅游业健康发展。

二、我市旅游的发展前景

我市有以三国故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优势,有以薤山、南河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优势,有以轿车生产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再加上十分突出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经过3—5年的努力,襄樊旅游应该也可以发展成为旅游大市、旅游强市。

1、襄樊旅游旅游可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襄樊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2003年在全市gdp中已占5.2%,近几年年均增长率为

%,再过几年,在gdp中的比重可达8%以上,成为支柱产业。但我们认为,新的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更加重视,更加支持,可能用不了

年,再过

年基本可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2、襄樊旅游可以有效拉动就业。我市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约有1.2万人,旅游总收入是

亿元。按此计算,旅游总收入达到8%,还可以拉动就业

人。

3、襄樊可以发展成为人气很旺的旅游城。对全国乃至世界而言,以襄樊的古隆中、水镜庄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古城墙、鹿门寺为代表的其他历史文化是份量很重的旅游产品,有很强的吸引力,非常适合于远程游客在黄金周中与武当山、神农架和三峡的七日游。对武汉、南阳、十堰等周边而言,除以上产品外,还有以荆山生态为代表的大量的自然景观,适合于两日游;
对市区游客而言,本市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市区的历史文化古迹,汽车工业、高

旅游景区工作汇报篇二

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3612”思路举措,按照“攥紧亮点,加大投资,打造品牌线路;
多业融合,塑造主峰;
拓宽产业链,发展大旅游”的思路,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市场开发与宣传促销力度,强化旅游行业依法管理,全市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抓规划与搞整合为主导,凝聚旅游业发展合力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结合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聘请专家修编了《高密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与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研讨《高密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框架,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二是加强政策扶持。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高发[2013]12号),对旅游项目和旅游企业实施税费支持和资金奖励。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目前已争取到省旅游局乡村旅游规划专项经费和赴台湾乡村旅游学习经费共计70万元;
争取省市旅游专项宣传资金,即在央视、山东卫视等媒体的营销补助资金30多万元。指导乡村旅游经营业户做好“改厨改厕”资金补助工作。三是加强发展合力。召开旅游业发展座谈会,分析了旅游业发展

现状及存在问题,指明了下步发展目标和方向;
启动创建省级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借助莫言获诺奖的良好机遇,动员全市力量,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了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和氛围。

(二)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形成旅游特色品牌

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3次邀请省市旅游局规划专家进行专题培训,邀请外地景区(济南朱家峪景区)投资经营者、创意专家(北京)与东北乡景区投资者对接交流,组织景区投资企业中层干部到天津、济南、淄博等地考察学习老村改造开发建设与名人故居经营管理的经验;
组织召开由瑞驰纺织(泰达物流)、晟绮疏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隆运汽贸有限公司、广大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龙腾股份公司等有投资旅游项目意向的企业法人参加的投资招商会,引导企业积极投资我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力做好东北乡文化旅游景区和民艺民俗村的规划建设工作。做好现有资源的品牌塑造和提升工作,莫言旧居所在村平安庄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和“好客山东最美乡村”,姜庄镇被评为省级旅游强乡镇,胶河下游湿地公园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李村生态园农家食宿园被评为省五星级“农家乐”,柳林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评为省畜牧旅游示范区,李村生态园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省畜牧旅游示范区。

(三)以构建立体宣传网为载体,加大城市旅游形象宣传推介

一是依托媒体宣传。以“高密东北乡,莫言的家乡”为口号,在央视、山东卫视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山航航机电视为期一年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在山东公共频道《逍遥游》栏目,《韩国旅游报》、《大旅游》、《旅游世界》等刊物上做了专题旅游宣传。在青银高速公路胶州路口、高密路口、高诸路主要路口分别设置大型宣传标识牌,制作10分钟的综合城市形象片,全面强化我市旅游品牌宣传。二是借助节会宣传。利用2013台湾山东周等大型节会,推介我市的特色旅游资源,放大我市旅游产品卖点。联合举办第四届红高粱文化节、首届(青岛)啤酒节、第二届花卉博览会、房展、车展等节庆会展活动,提高了我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筹办主题活动宣传。5次举办100余人参加的 “车游高密东北乡、感悟文化红高粱”为主题的自行车旅游拓展活动,与山东东北老乡会高密分会联合组织来自济南、青岛等地的120多名工商企业人员自驾车游览东北乡景区,联合举办了“全国青少年书画美术展选手高密一日游”、东北乡山楂树之恋拍摄、唯美人像拍摄、苏州街街拍旅游摄影等主题活动。通过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组合式宣传,有力提升了高密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四)以让游客满意为目的,全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开展“旅游安全生产月”活动,抓

好节假日安全检查,牵头市旅游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旅游设施安全大检查活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4小时接听处理旅游咨询与投诉,全年处理旅游投诉14起,旅游投诉结案率、满意率均达100%。二是规范旅游经营秩序。组织餐饮服务企业召开“抱团取暖”工作座谈会,组织参加“首届青岛旅游大集”,邀请外地景区前来交流学习等活动,坚定旅游企业经营者的信心;
组织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学习《旅游法》,组织网上考试,开展导游员劳动权益专项检查,切实增强旅行社守法意识,保障游客权益。三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与上级旅游部门对接争取,免费组织村干部参加台湾乡村旅游培训班,组织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业务培训班,组织旅行社、景区的导游(讲解员)参加导游培训班等,共计10次23人。策划成立东北乡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立职业化导游讲解员团队,为乡村旅游科学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2014年工作思路

(一)积极创建省级优秀旅游城市

根据《山东省优秀旅游城市标准》规定,创建基本硬件方面必须有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有不少于6家旅行社(含分社)、6家星级饭店、5家星级餐馆。

措施:一是草拟《高密市创建山东省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方案》,并向各镇街、市直有关部门征求方案意见,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创城方面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及完成时间。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方案已递交市政府研究室。二是分别召开旅游行业主要企业如景区、旅行社、酒店、农家乐等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就创城有关工作安排任务和征求意见,1月下旬完成。三是对接相关报刊、媒体就创城工作研究相关宣传事宜。拟于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会后即可执行。四是督促按4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的东北乡文化旅游景区的工程进度,加大投资,快速成形,加紧提报,各相关部门单位和涉及的镇街区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尽快将此区域打造成4a级景区,使我市创建工作硬件达标。天和思瑞国际大饭店要加快提升内部管理,目前该酒店已找到两家专业管理公司,正在谈判全面接手经营管理工作,力争2014年底拿下五星级酒店的牌子。

(二)编制《高密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要求:

1、规划要符合《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与省、市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国土、环保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2、规划包含2-3个重点乡镇旅游概念规划,3-5个重点村庄或农庄旅游概念规划。

措施:一是和各镇街及相关单位联合进行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工作,2014年2月上旬前完成;
二是2月中旬规划编制单位来我市现场考察、座谈交流;
三是由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主笔撰写规划文本,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编制工作,进行专家评审。

(三)坚持建管并重,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及现有企业上档升级工作

重点和相关部门、单位和镇街通力做好东北乡文化旅游景区内莫言旧居、十大院子、青草湖影视拍摄基地等个体项目的建设工作,以及民艺民俗村项目的建设工作。提高建设质量,努力打造优质工程、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推动现有旅游及涉旅企业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等,实现多业融合,拉长产业链,增加经济附加值。加强管理运作,注重策划营销,重点研究旅游产业链条向休闲度假、购物、餐饮、商务会议、演艺延伸,提升效益。和专业招商部门一起运作旅游招商工作,主动对接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投资商,策划包装推介一批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旅游项目,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特别是外商资本到我市投资。

(四)成立东北乡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和景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加快制定包括“两个中心”规划、选址、投资预算等在内的具体方案,及时报省旅游局审核备案。游客集散服务中心要配齐配强交通服务、信息服务、预约服务等部门和职能,设置好导游讲解服务岗位,负责对全市旅游景点、旅游强镇、特色村、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等导游讲解工作,以及指导全市导游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工作。以东北乡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为基础,指导相关景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014年重点以平安庄、青草湖和民艺民俗村为基点,每个基点都要逐步设置、配备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至少要启用一处。

关于“两个中心”的运行机制问题,根据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上季缃绮副省长讲话精神,研究好人员编制、设立专门机构等现实问题,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五)成立“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

依托我市新建党校、国土资源培训中心、职业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或社会培训机构等资源,按照“场地规范、设施齐备、经费落实、师资充足、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标准,创建“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为乡村旅游科学化、标准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基地挂牌成功后,省旅游局将一次性给予一定基地建设补贴,并根据基地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对每位学员按规定程序给以一定的培训补贴。

(六)建立职业化导游讲解员团队

通过公开考选的方式招聘导游讲解员15名,要普通话标准、身材标致、外貌靓丽,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主要从事全市高端政务接待、旅游宣传、旅游服务及东北乡文化旅游线路景点的导游服务等工作。目前,相关建议已递交有关部门进行研究。

措施:以上

(四)、(五)、(六)项主要借助国土资源培训中心的场地,和土地经营管理办公室一起打造成集约型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挂三个牌子)。目前,已与土管办对接,加快建设施工,力争2014年9月份达标。同时,以市府办名义下发文件,相关部门镇街按资源情况申报“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

(七)协助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措施:一是搞好与相关企业的对接,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特别是旅游景区规划和未来前景,吸引企业参与投资。二是按市场规则配合公司搞好运营,负责好东北乡景区投资建设与后期管理经营、旅游与会展产业运营、景区招商引资等工作。

(八)做好旅游形象宣传营销工作

内容:一是按照相关会议要求,我市积极参加潍坊市的2014年“联合推介 捆绑营销”活动,建议在山东卫视和辽宁卫视上进行全年的宣传推介;
二是借鉴我市去年宣传的成功经验,建议在山航航机电视上投放半年的宣传,在山东航空机载杂志上投放一年的宣传版面;
三是根据我市交通区位特点,建

议在省旅游局主办的《旅游世界》上宣传一期,在青银高速高密路口南北两侧共制作2个三面高炮宣传牌,在高密火车站地下通道口处设置宣传牌等。

(九)制作东北乡文化旅游景区的交通导引标识牌,编辑好“高密市旅游交通图”

与交警、建设、公路、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一起拿出规划设计方案,并树置好交通导引标识牌。与山东省地图出版社联合制作高密市旅游交通图,囊括全市旅游资源,计划5月份开始编辑制作,11月底完成并发行,届时为我市免费提供500份,用于发放到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旅游企业等。

(十)加强“高密旅游网”网站建设

全面提升改造“高密旅游网”,及时与省、潍坊市的旅游政务网建立链接,使我市的旅游新动态无缝隙在省、市的网站上更新、宣传。

三、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是在春节前将组织召开全市旅游企业座谈会,旅游景区、星级酒店(餐馆、农家乐)、旅行社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一对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二是下发做好节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强调落实好交通安全、食宿安全、娱乐设施安全等。三是牵头组织旅游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旅游景区工作汇报篇三

在全市上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纵深推进各项改革的重要时刻,市委领导同志抽出时间专门听取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旅游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这对我们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在此,我谨代表市旅游局及全市旅~业广大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将我市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以汇报,恳请批评指正。s0100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市旅游业起步于1987年,以市委、市政府设立襄樊市旅游事业管理局为标志。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当时我市旅游业发展十分缓慢。200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旅游才真正进入大发展、快发展时期。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上级旅游部门关于“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旅游工作方针,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要素,奋力开拓旅游市场,促使我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整个旅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全省排序位次前移。近年来,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我市以“三国文化”、“荆山生态”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日趋成熟,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0年以来,除~年遭遇“非典”之外,全市旅游经济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递增速度。~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96.82万人次,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20.43亿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由原来的全省第五位跃居全省第三位,在同类城市中提升到第二位。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8.9万人次,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1.26亿元,分别比历史上最好的2002年“五一”黄金周增长20.17%和31.28%。其中,纳入全市假日旅游统计范围内的全市18个重点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2.4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41.93万元。实现“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总量位居全省第四,旅游收入位居全省第三的良好水平。

二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精品名牌正在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舰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这些产品为依托,襄樊名城一日游、南、保、谷荆山原始自然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正在成为省内外旅游界内推崇的襄樊精典线路,受到各地旅游者的青睐。同时,以中部名城文化寻古旅游区为主体,以西南部山地峡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东北部平原河湖采风揽胜旅游区为两翼,贯通湖北精品旅游线、中华三国文化线和襄樊名景揽胜大循环线的旅游精品正在形成。保康、谷城、南漳3个县以及保康后坪、谷城南河等3镇分别迈入“湖北省旅游先进县(区)”和“湖北省旅游明星乡镇”行列,为树立全市旅游品牌形象奠定了较好基矗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截止到现在,全市共建成对外开放的各类景区29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点)13处,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处;
设立各类旅行社27家,其中具有经营出境游资格的国际旅行社1家;
评定星级宾馆52家,其中4星级1家,3星级9家,1-2星级42家,床位4000余张;
评癣认定旅游商品84种,在去年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旅游商品征集活动中名列第三,在今年4月省政府举办的“华中旅游博览会”上为襄樊争得了荣誉和地位。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不同需求。

四是旅游合作开局良好,区域旅游地位日渐突出。为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我们立足改变本地旅游产品号召力不强的现实,大胆探索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合作的新路子,致力发展区域旅游。先后联合十堰、南阳、神农架等地共同开发旅游产品,联手开拓广东、山东、武汉、北京等地市场,成功吸引了广东、北京等地旅游专列的到来。今年,我们又积极争取省旅游局支持,想方设法让襄樊挤进了“湖北‘一江两山’旅游精华游”的“笼子”,作为湖北省主打旅游产品向海内外推出。同时与武当山精诚合作,促成了我市龙头景区古隆中与武当山、神农架达成捆绑销售协议。4月30日,成功吸引了南京首架旅游包机来樊,为招徕大型旅游团队打开了新的通道,提升了襄樊在中西部旅游中的区域地位。

五是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市场全面规范。2000年以来,结合城市“创优”,围绕实现“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和游客满意”的总体目标,全市大力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整治旅游环境,全力规范旅游市场,使市、县两级重点景区基本实现了“四通”、“六化”。即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无线通讯和绿化、硬化、美化、净化、旅游厕所标准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规范化,提升了城市旅游硬件水平。在改善旅游硬件环境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又启动了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为内容的软件建设工程。新年伊始,就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全市旅~业开展了以“看襄樊、爱襄樊、襄樊人游襄樊”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把旅~业文明创建、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市场规范、旅游商品设计等融为一体,在省内外旅游界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省旅游局的高度评价。为推动我市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结合迎接“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我们与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联手开展了旅游安全大检查和旅游市场秩序大整顿;
联合宗教、林业、文化等景区主管部门启动了景区环境专项整顿和治理工程,加强了旅游投诉的受理和立案调查等工作,规范了我市旅游市场,防止了重大旅游投诉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树立了安全、诚信的旅游城市形象。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要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

一是景区开发面临各自为阵、盲目建设的挑战。虽然市、县两级都编制了各自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受旅游业在我市发展时间不长,旅游法律法规不健全,旅游资源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或所有,旅

游部门缺乏必要的调控职能等诸多因素制约,全市旅游资源仍处于自主自发的开发建设阶段,导致旅游景区、旅游项目不能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造成了一些旅游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如南漳一个县,就开发有3个同等规模、同等档次的漂流项目,鱼泉河不到10公里的水面,就有2家企业同时经营漂流项目;
保康、谷城两县各自开发风格类同的吊脚楼,等等。这种不按规划盲目开发建设的格局,既造成了恶性竞争和投入分散,又制约了特色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形成。

二是有效管理面临体制不顺的矛盾。由于历史、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全市景区景点分属于文化、宗教、建设、林业、水利等不同部门,旅游处于多头分散管理之中,甚至在个别地区还有同一景点“山”、“水”分属两家管理的现象。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县(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制肘,致使规划难实施,管理难到位,宣传难同步,形象难确立,严重影响了我市旅游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难以凝聚发展合力。

三是加速开发面临投入不足的困难。旅游产业是一项前期投入巨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按照现代旅游科学理论,需要建立“政府导向”型的投入机制引导社会投资,以加强旅游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投资者信心。但是,由于我市两级政府都没有设立旅游开发建设资金,受其制约,各地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支持旅游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但却难以发挥出应有效应。由于缺乏投入支持,我市许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如习家池、水淹七军、马跃檀溪、邓城遗址等,包括一些已经开发的景区点,如米公祠、鹿门寺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有说头、没看头、少玩头”的现象,难以从学术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从论文价值转化成市场价值,从新闻价值转化成游览价值。特别是在一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这种矛盾尤为突出,致使旅游开发陷于“无米下锅”的窘境,抱着“金碗”讨饭吃。

四是产业协调发展面临政策扶持不力的局限。旅游包含“食、注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产业关联度高,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性。为促进旅游业协调发展,2001年,xx、省政府分别以国发[2001]9号、鄂政发[2001]47号文件的形式,通知各地对星级宾馆用水用电政策进行调整,要求“按照工商企业用水的收费标准和类别,调整旅游星级饭店用水价格;
将旅游星级饭店用电价格划归非普工业类,取消电价二次综合附加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政策在我市一直未能执行。其他诸如扶持旅游交通车辆发展、减免旅游项目相关规费等,我市一直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由于政策扶持不力,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和自我发展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市旅游业发展。据了解,在海南、云南等地,旅行社取得三星级标准客房价格一般为70元/间。但据我市三星级宾馆介绍,这一价格已明显低于我市三星级宾馆成本;
其他如宜昌、十堰等周边地区旅游车辆到我市营运仍有利可图,而我市企业却“养不起”旅游车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受这些因素制约,我市旅游产品报价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许多外地游客“望价却步”,拉大了我市旅游同周边地区旅游的距离。此外,由于受观念、技术、制度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我市许多对游客很有吸引力的工厂、车间在开发、建设时没有设计游客观光通道、观光平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方兴未艾的工业旅游在我市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如二汽试车厂这一国内垄断性的旅游产品至今仍拒绝向游客开放。凡此种种,都制约了旅游业健康发展。

二、我市旅游的发展前景

我市有以三国故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优势,有以薤山、南河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优势,有以轿车生产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再加上十分突出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经过3—5年的努力,襄樊旅游应该也可以发展成为旅游大市、旅游强市。

1、襄樊旅游旅游可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襄樊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年在全市gdp中已占5.2%,近几年年均增长率为%,再过几年,在gdp中的比重可达8%以上,成为支柱产业。但我们认为,新的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更加重视,更加支持,可能用不了年,再过年基本可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2、襄樊旅游可以有效拉动就业。我市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约有1.2万人,旅游总收入是亿元。按此计算,旅游总收入达到8%,还可以拉动就业人。

3、襄樊可以发展成为人气很旺的旅游城。对全国乃至世界而言,以襄樊的古隆中、水镜庄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古城墙、鹿门寺为代表的其他历史文化是份量很重的旅游产品,有很强的吸引力,非常适合于远程游客在黄金周中与武当山、神农架和三峡的七日游。对武汉、南阳、十堰等周边而言,除以上产品外,还有以荆山生态为代表的大量的自然景观,适合于两日游;
对市区游客而言,本市的自然景观,特别是市区的历史文化古迹,汽车工业、高新农业、水上游和南漳、谷城等县市的景区(点)可成为很好的一日游成立。我市如果把这三个空间的客源吸引进来,我市旅游将必然是一种人气很旺的场面。

三、请求市委帮助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市旅游发展前景虽然十分广阔,但是,要将目标变成现实,仍需我们加倍努力,仍需市委、市政府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此,请求市委帮助解决好以下问题:

1、指导市、县两级加强旅~政管理队伍和旅游法制建设。借鉴旅游发达地区,包括周边旅游地区如武汉、宜昌、十堰、荆州等地经验,以旅~政管理机构建设和旅游法制建设为突破口,配强班子,配齐人员,赋予旅~政管理部门管理、监督、协调本辖区资源开发、规划实施等权力。现阶段要将市级旅游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扩至20人以上,将旅游重点县旅游局队伍编制扩至10人以上,确保全市旅游管理机构能够照章理事、有人办事、有办事人。

2、成立综合协调机构,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建议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由建设、宗教、文化、林业、水利等旅游资源主管部门和土地、工商、城建、公安、消防、旅游、交通、民航、铁路等相关管理服务部门

负责人组成的“襄樊市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共同行使对全市旅游发展的最高决策权和执行监督权,解决当前全市旅游发展中各自为阵的问题。此外,为提高综合协调机构的管理权威,建议市委赋予“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对其成员单位班子人员去留拥有一定的建议权。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行业调控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市财政每年要建立不低于500万元的旅游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已开发或拟开发的重点景区的水、电、路、厕所等基础设施或重大旅游项目配套,发挥其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
二是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国家、省对星级宾馆的水电优惠政策。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支持旅游商品、旅游车辆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食、注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协调发展。

4、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旅游部门开发创新旅游产品。重点协调有游览参观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企业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建设游客通道和观光平台,开发工业旅游项目,为发展旅游提供便利。当前,重点协调好二汽试车厂对游客开放,发挥其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加盟发展旅游业。对企业来说,取得游客通过参观增加企业收入、企业通过游客扩大宣传的效果;
对旅游来说,形成新的有吸引力产品,拉动其他要素发展,实现互动多赢的效果。

旅游景区工作汇报篇四

富蕴县贯彻执行《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

情况汇报

富蕴县人民政府

(2012年6月5日)

一、富蕴概况

富蕴县位于新疆东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北与蒙古国接壤。县境南北长413公里,东西宽18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3.24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93公里。县辖6乡3镇71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哈萨克、维吾尔等29个民族,总人口10万余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是一个以矿业经济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边境县。

我县因“天富蕴藏”而得名,矿产、畜牧、水能、旅游等资源得天独厚。一是矿富。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尤以稀有、有色、黑色金属闻名遐迩,已探明矿种92种,占全疆矿种的66.7%。二是水丰。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两大水系横贯县域,年径流量为43.5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96万千瓦。三是草盛。全县可利用天然草场达7000多万亩,实际利用面积5000万亩左右,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130万头(只)。四是林茂。我县森林

面积约60余万公顷,木材积蓄量达3800余万方,林地25.7万公顷,是全国著名、全疆最大的县级山区林场。五是景秀。县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按照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普查资源8大类型全部具备,155种基本类型中拥有30种72处,南有卡拉麦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硅化木园、五彩城,北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可可托海、额河源、温泉等景区(点)。

二、旅游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张春贤书记在阿勒泰调研时“打造新疆最美会客厅”和“打造阿勒泰千里高品质旅游画卷”的总体思路,以建设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精品景区,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地质旅游胜地为目标,充分整合资源,发掘潜力,把握“扩容、延时”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外宣传,完善基础设施,县域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已于2008年7月揭碑开园,并于今年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目前正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五彩城景区已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正在申报4a级景区。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7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5倍。今年,预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和14.3%。

(一)旅游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

在完成《富蕴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可可托海风景区总体规划》、《额尔齐斯大峡谷景区详细规划》、《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旅游品位,我县结合县域旅游资源,围绕阿勒泰地区旅游大规划,正在着力打造可可托海、五彩城、沙依恒布拉克和苏普图工业游等4个旅游区。目前,《可可托海5a级景区整体规划和控制详细规划修编》现已完成修编,《富蕴县额河两岸景观改造建设规划》、《富蕴县五彩城景区整体规划和控制详细规划》、《沙依恒布拉克景区整体规划和控制详细规划》、《苏普图工业区整体规划和控制详细规划》等10项规划正在进行编制。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宾馆、酒店及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累计投资2.9亿元,完成了可可托海景区主碑广场、景区道路、生态停车场、地质陈列馆、钟山观景台、三号矿脉观景台、地质博物馆暨游客服务中心、快餐服务中心、可可托海综合接待中心、塔亚特新村、景区供电、通讯等项目建设,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县在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景区内树木、花草的保护力度,做到景区的原生态开发,景区内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也已全部按规划要求实施到位。同时,五彩城景区也已完成招商工作。全县星级酒店达到15家,共有

农家乐64家(星级农家乐9家),牧家乐121家(星级牧家乐3家)。同时,我县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入手,大力发展特色餐饮、旅游纪念品开发。

(三)旅游业知名度进一步加大。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大力推介我县旅游业。结合我县浓郁的哈萨克族文化,将哈萨克族叼羊、姑娘追、赛马等项目作为牧业旅游文化进行展示,在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专题拍摄了可可托海景区发展情况及首届寒极冰雪游风情节活动专访,在中国旅游卫视拍摄了《情迷五彩湾》和《寻找汗血马》专题片,在香港大公报、中国旅游网、亚心网、天山网等网络专题报道了我县可可托海景区。利用亚欧博览会、吉林省在广州、珠海举办的冬季冰雪旅游推介会和第六届新疆冰雪旅游节暨首届中国新疆阿勒泰国际冰雪节新闻发布会的机会,全面推介我县旅游资源。同时,联络疆内外各大旅行社,对我县旅游线路进行了踩线踩点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线路推介和合作洽谈,使我县旅游业知名度得到有效提高。

(四)旅游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对导游资格的审查和管理,对于未取得导游资格的,一律不准从事导游活动,同时定期组织我县导游培训,全面学习安全消防、急救、礼貌礼仪、旅游技能、旅游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先组织培训30余次,其中国家级培训1次,自治区级4次,地

区级8次,邀请相关专家及内部开展的针对性专题培训达20次之多,全景区培训人数达3000人次。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的培训和管理力度,通过旅游、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的联动,加强旅游市场执法检查,严格规范旅游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旅游市场欺诈、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游客合法权益。

三、富蕴县旅游业发展前景及今后做法

今后,我县将紧紧围绕自治区、地区打造“新疆会客厅”和“阿勒泰千里高品质旅游画卷”目标,加快创建星级景区,提升景区品牌。在现有可可托海国家5a级景区基础上,建设可可苏里湖2a级景区、三号矿脉及陈列馆2a级景区、五彩城3a级景区、恰库尔图镇侏罗纪公园2a级景区和红叶沟2a级景区等5个a级景区。

(一)完善规划,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根据张春贤书记的要求,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依据《阿勒泰地区旅游总体规划》和我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可可托海风景区总体规划》,完成五彩城景区规划及可可托海旅游小城镇规划。

(二)抢抓项目,完善旅游设施。积极筹措各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景区景点的配套功能,抓好景区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硬件设施和接待设备的更新改造,完善景区景

点旅游指示、信息咨询、景物介绍等配套公共旅游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档次,改善服务质量。重点要完成10项工程:一是可可托海镇重点小城镇建设工程;
二是可可托海景区民俗村建设;
三是三号矿脉工业旅游项目建设;
四是钟山景区季兰德温泉建设;
五是可可托海钟山景区环线公路建设;
六是五彩城景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七是露营地设施建设;
八是宝石宫及购物街建设项目;
九是冬季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十是牧游线路及家访点项目建设。

(三)挖掘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我们将以可可托海景区为核心,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作为提升旅游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创新、推出更引人入胜的旅游文化项目,如一台具有浓郁民俗文化特色的演艺节目、有民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各旅游企业普及民族服饰等,在满足人们景致观赏和娱乐的同时满足更多人文化消费、精神享受和审美层次提高的要求,实现文化和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让更多的人通过旅游文化认同富蕴,不断提高富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四)依托优势,推进牧业游发展步伐。依托我县民俗文化旅游背景及当地历史悠久的游牧文化,按照规范标准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开展各具特色的牧家体验性旅游活动,发展特色景观旅游、休闲牧家园等“牧游”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业市场不断提升的各项需求。把发展“牧

游”与新农村建设、定居兴牧工程、促进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旅游村镇和牧家乐发展壮大。以创业带就业,以发展促脱贫,加快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的步伐。

(五)强化宣传,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充分利用“5.19中国旅游日”等各类旅游节庆、大型经济文化节会以及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等机会,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做好一个旅游形象宣传标识、写好一支歌、拍好一部影视片、做好一本宣传册、组织一次大型节庆活动”为载体,定位宣传。同时,积极研究创新开发适合我县旅游市场的旅游纪念品,提升我县旅游知名度。

旅游景区工作汇报篇五

**市旅游工作汇报

九台是清代柳条边上的百年古镇,是著名的“中国萨满文化之乡”、“中国满族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国鹰猎文化之乡”。幅员面积3375平方公里,辖12个建制镇、2个民族乡、4个街道,人口85万人。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县域综合发展实力跃居全省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2亿元,居全省第4位;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5.8亿元,居全省第3位;
本级财政收入实现16.8亿元,居全省第4位;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省第1位。固投和两个财政收入指标均位列长春市外县第1位,在长春地区外县市绩效考核中,我市获得唯一的一等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实施“三城并进,二三产业并举”的发展战略,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我市将其定位为实现镇域突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这一战略部署主要是基于我市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优势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地表结构大体上是“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形态,境内拥有一江三河(第二松花江、饮马河、沐石河,雾开河)、一脉五峰(大黑山脉、大楞山峰、马大山峰、马达砬子峰、八台岭峰)和大小水库20余座。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一定数量的野生经济动植物和水产资源。2013年11月6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吉林九台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域内的龙嘉湖和仙茗山正创建省级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县级名胜古迹21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

优势二:便捷的交通条件。在九台域内,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城际高速铁路、长吉北线公路、长图铁路和长春国际机场等构筑了立体化交通格局。这种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与区位优势的融合,既能满足大运量、低成本的要求,又能适应便捷、快速的需要,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的流动,为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优势三:优越的地理位置。我市在吉长两市之间,西距长春城区43公里,距长春市最近距离8公里。东距吉林市76公里,距吉林市最近距离30公里,正处于长吉两大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和长吉经济圈的核心位置。绵长的区域将长春、吉林两大中心城市紧密地连接起来,是长吉图、长吉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结点和经济的集聚区。

优势四:厚重的文化积淀。我市有丰富的萨满文化遗存,是全国唯一的“中国萨满文化之乡”。省文联、省社会科学院、省博物馆、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分别在我市设立了萨满文化研究、教学和展示基地。锡克特里氏(石氏)家族被省文联、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吉林省首家“民间文化保护传承优秀氏族”。2012年,莽卡

2 满族乡、胡家回族乡被命名为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和吉林省鹰猎文化保护传承基地。莽卡满族乡石氏家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及萨满传承仪式是2008年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已经列入2013年吉林省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我省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遗存,多年来受到了各级相关研究部门的关注重视。我市是著名的满族剪纸艺术之乡,王挺起、关云德等都是国内外闻名的剪纸大师,多次亮相农博会、民博会、世博会等各大知名展会。优势五:顺畅的体制机制。九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在旅游业发展上,集全市之力多措并举,实施政策带动,营造制度优势。2012年初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评定工作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旅游项目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为加快庙香山项目建设,2012年由市政协关星主席包保,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推进滑雪场项目建设。为提升景区的可入性和通达性,我市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了由206省道通往庙香山的旅游公路,并开通了雪期运营客运班车。长春市政府和旅游局也非常重视旅游项目建设,市政府桂广礼市长和市旅游局的各位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指导,给予政策扶持。

3 优势六:明显的后发优势。我市空港新城的建设,将通过对城市的历史人文、环境风貌、地区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建筑功能和形态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人、建筑、环境的关系实现最优化,不断提高旅游业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水平,加强对新兴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立足于上述优势,三年来,我市积极发挥综合效应,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业态活跃,品牌节庆活动丰富,旅游经济贡献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市初具规模的景区(景点)有15个,其中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石头口门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庙香山度假区),3a级景区4个(石头口门水利风景区、八台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卡伦湖度假村、碧水庄园度假村),2a级景区3个,1a级景区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列全省各县市区第一位,被列为吉林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市)。旅行社3家,旅行社营业部5家;
吉林省金穗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家(碧水庄园度假村),吉林省银穗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家(平安堡村乡村旅游合作社、龙福缘度假村、金穗山庄);
旅游饭店50余家,三星级宾馆1家(杏花山宾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3个(波泥河镇平安堡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上河湾镇双顶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鸡冠山回乡旅游专业合作社),“农家乐”民俗旅游接待户200余家。2013年我市接待游

4 客约416.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2亿元。

旅游产品日臻丰富,培育开发一日游精品线路2条(“石头口门——马鞍山”生态一日游和九台上河湾采摘一日游),接待组团游客约3万人次。庙香山冰雪旅游、石头口门冬捕、上河湾采摘节、波泥河特色“农家乐”、土们岭户外运动都已经形成了规模、形成了品牌。由长春冰雪旅游节组委会主办、九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长春庙香山滑雪音乐节极大丰富了我市旅游产品,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2014年旅游重点工作

2014年,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实现吉林省旅游产业升级的实施意见》和“长春旅游增加一日”的工作要求,务实做好旅游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将我市打造成为长春近郊休闲度假胜地。

(一)加强规划引领,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

一是开展九台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整合域内旅游资源,做好《九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吉林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规划》和《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引领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依托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域内吉林九 5 台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龙嘉湖湿地公园、仙名山森林公园、石头口门国家水利风景区、庙香山度假区等自然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三是积极推进庙香山度假区、八台岭生态文化旅游区、碧水庄园度假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并纳入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四是培育庙香山、八台岭、马鞍山、碧水庄园等特色生态旅游营地建设,力争使庙香山纳入吉林省示范营地建设;
五是强化旅游项目策划和包装,加大项目招商和推介力度,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步伐,力争使全市a级景区数量增加到18个以上,新创建2个4a景区和2个3a级景区,使旅行社行业单位增加到10家,拓宽旅行社业务范围;
六是投资2000余万元,为八台岭景区修建长22公里的旅游公路,该项目已列入省公路局计划;
七是积极争取省局政策扶持在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内建设九台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施九台“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升九台旅游信息化水平,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

(二)积极创建吉林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 我市将围绕长春空港和庙香山度假区,依托南部卡伦、龙嘉、东湖、波泥河、土们岭五个乡镇和西营城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1125平方公里),谋划将该区域打造为吉林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该区域现有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6 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2个、1a级景区5个,省级和长春市级旅游名镇各一个。正在建设和规划的超亿元旅游产业项目10余个(详见附件),已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我市将以推进九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以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和体制为突破口,以县(市)域为载体进行旅游综合改革与实验,参照江苏省丹阳市的模式,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实行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大力推进旅游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把整座城市和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的旅游产业来抓,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通过在体制、机制、项目投资、规划、金融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以旅游业统筹城市建设、特色城镇化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争取把这个区域打造为吉林省旅游综合改革的先导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项目的集聚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区,从而在产业融合、产品供给、公共服务上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和做出示范,为吉林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积累经验。

7(三)统筹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旅游惠民富民工程

一是培育开发果蔬采摘、徒步露营、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着力发展特色“农家乐”,创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4个(沐石河镇桦树村、土们岭镇马鞍山村、上河湾镇套子里村等),逐步实现乡村旅游集约化发展和经营;
二是争创国家级、省级、长春市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5个(土们岭镇、沐石河镇、波泥河镇、波泥河镇平安堡村、上河湾镇双顶村等),提升镇域旅游影响力;
三是以评促建,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进程,创建吉林省金穗级、银穗级和铜穗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6个(红豆杉庄园、金穗山庄、上河湾镇双顶村林果采摘基地、龙福缘度假村等);
四是在重点旅游乡镇设立邮游乡村服务示范点10个,为农民提供国内旅游业务、机票预订、火车票预订等便民惠民服务;
五是依托九台特产、生态农产品、剪纸、农民画等,培育开发九台旅游商品10种,争创吉林省旅游名牌产品2种(天景玉米、九台剪纸);
六是围绕石头口门水库、庙香山、八台岭、马鞍山、上河湾双顶村林果基地、波泥河镇平安堡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生态民俗旅游资源,与省、长春市旅行社合作开发九台一日游、两日游线路,努力实现区域增景色、乡村增人气、农民增收入、镇域增财力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8(四)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我省《关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是与长春市电视台做好《美在九台》大型纪录片拍摄工作,完成《美在九台》大型摄影画册编辑工作,强化九台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九台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继续举办有影响力的“发现九台之美”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以惠民乐民为宗旨,创新办节方式和理念,策划开展好庙香山滑雪音乐节和蒲公英音乐节、上河湾采摘节、马鞍山徒步节、冰雪文化旅游节、萨满冬捕节等系列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三是依托九台剪纸、其塔木农民画等,培育开发有九台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提升我市旅游商品文化内涵。

(五)创新旅游工作体制机制,强化旅游安全和市场监管

一是成立九台市旅游协会,把国家a级旅游景区评定和星级宾馆饭店评定权利转交给协会,强化旅游行业自律和监管;
二是强化旅游行业安全发展监管职责,指导旅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旅游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成立九台市旅游执法大队,认真贯彻《旅游法》,严格依法治旅,加大旅游市场检查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三、需省、长春市旅游局支持和帮助解决的问题

9 多年以来,我市旅游也正由于得到了省、长春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才得以快速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旅游产品总量不足、规模档次不高;
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景区通达性、可入性不优;
三是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区域影响力还需扩大;
四是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薄弱,过于分散,品质不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更需要省、长春市旅游局继续给予关心帮助。

(一)在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吉林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上给予支持,在吉林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实验区的体制、机制、规划、金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给予先行先试政策扶持。

(二)帮助搭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平台,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借助省和长春市的媒体活动资源,加大对“九台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帮助开拓省内外旅游客源市场。

(三)对九台市县域旅游经济突破发展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提升九台市旅游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对我市旅游公路、空港新城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四)加大对我市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在规划指导、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旅游专线开通、宣传促销、政策性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旅游景区工作汇报篇六

界头庙镇旅游工作汇报

首先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对关心支持我镇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我镇旅游发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及各级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全镇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强镇、项目兴镇、旅游活镇”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镇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基础:

界头庙镇位于黄龙县城南2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南临澄城、白水,西临洛川,是黄龙县的南大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璀灿。无论是战国时期魏长城、侠客义士荆轲墓,还是彭德怀将军指挥所,都在讲述着这块土地的凝重。6万亩的草场,地域广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条件。

(二)景点分布:界头庙地区人杰地灵,现存众多人文古迹。现代的壶梯山战役彭总指挥所、两颗玲;
古代的荆轲

墓、三姑庙、老君山、曹溪寺、不益池、孟良寨、卧虎崖、庞涓墓、孙膑洞景点应接不暇。黄龙古八景中的“南岭望远”、“云门素练”“罗谷丹霞”等分布在草场之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旅游发展现状

经过多方努力协调,目前界头庙镇风都草场的规划草稿已经初步形成。风都草场东部以201省道为界,西部以石堡川水库为界,南部以景家塬为界,北部以界头庙镇政府为界。建成后的草场将以“风都感悟风之韵,草场畅享草之趣”为主题形象,形成“一轴五区”的空间格局,打造紫槐休闲观景轴、“两棵铃”文化体验区、草场生态观光区、乡村民俗风景区、水岸休闲度假区、“界头庙”综合服务区。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入口形象大门、游客服务中心、两棵铃红色文化演艺舞台、红色大地艺术、云门素练高空观景平台、草原骑射游乐体验项目、草原主题庄园、小峪旧村遗址等。

未来草场将形成以草场生态为本底,以历史文化、地方传承、原生态村落为载体、以典型的气候特征为特色、形成以“风”为主题、融汇草场生态观光、运动体验、文化感悟、乡村休闲等多样化功能的草场旅游综合体,成为黄龙县旅游标杆项目、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近郊型乡村旅游新空间、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通往风都草场的水泥路已经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道路两侧的香花槐也已初具规模。

三、旅游发展措施

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障:

1、高起点编制规划,准确定位开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找准坐标,定点定位,邀请专业规划团队对我镇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科学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规划。按照我镇总体规划布局,紧扣时代主题和消费热点,高起点编制详规。

2、优化政策环境,拓宽投资渠道。旅游开发建设,需要大笔资金,由于我镇经济基础薄弱,必须优化环境,聚集各方力量,争取政策扶持,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另一方面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个人参与投资开发,利用市场手段,逐步形成多元化融资投资体系,拓展投资渠道,加快景区开发步伐。

3、强化精品意识,提高景点档次。在景点开发上,要突出特色,在“奇”、“新”、“精”上做文章,在质量档次上下功夫,力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全面提高景点档次,塑造界头庙旅游新形象。

4、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更需勤吆喝”。我镇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宣传,通过报纸、电视报道等形式,不断提升我镇旅游发展的知名度,从而吸引从多的游客。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镇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旅游产品缺乏策划,旅游产品整体形象不够明显。基础设施比较滞后,由于投入不足、宣传的形式不多,规格不高,没有形成大投入、大宣传、大市场的营销体系。

我镇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工作举措,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物质基础。

二是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净化旅游环境。

三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对特色旅游生态项目的扶持。

四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农民转变思想,主动接受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入到旅游业中,使我镇的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

五是强力打造亲和的旅游软环境,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推荐访问:旅游景区 工作汇报 六篇 2023年旅游景区工作汇报(六篇) 2023年旅游景区工作汇报(六篇) 2022年旅游景区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