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博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2023年设计题教学设计热门11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7-17 18:30:02 来源:网友投稿

设计题教学设计第1篇【自学指导】1.熟读和背诵这首诗。2.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3.正确理解诗人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感情。【正音正字】籁lài磬qìng【朗读课文】清晨入古寺,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题教学设计热门11篇,供大家参考。

设计题教学设计热门11篇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1篇

【自学指导】

1.熟读和背诵这首诗。

2.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3.正确理解诗人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感情。

【正音正字】

籁lài磬qìng

【朗读课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课文简析】

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感受,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景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本诗题咏佛寺禅院,却抒发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欣赏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悔的情怀。

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登山入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显露对佛宇的礼赞之情。

三四句,写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后院花丛树林深处的唱经禅房。这样幽静美好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景,而在与能够唤起身经其景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

五六句,写他举目眺望寺后的青山绿水。只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此时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佛门怡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山光”两句,造语警拔,寓意深长,旨在发人深思。诗人着力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

七八句,写似乎大自然和人世间所有其它声音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这是律诗,但笔调似古体,格律变通:首联流水对,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

这首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首诗表现了常建诗歌的特点: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景,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

【思维训练】

1.诗中哪些句子描写破山寺后禅院的幽深景象?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诗中哪些句子描写山和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突出了古寺什么特点?

突出古寺肃静、幽深、脱俗、纯净的特点。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地的喜爱之情和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5.《题破山寺后禅院》具有盛唐山水诗的什么情调?

悠闲适意的情调。

6.找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韵脚。

林、深、心、音。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预习《无题》。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 引导探究 →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 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媒体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组织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 页;

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 岭 侧 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知道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知道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自由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
侧:侧面;
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同,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自由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可以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可以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己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写庐山的?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4篇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习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近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平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习,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 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6篇

教材分析

《画》是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五言诗,谜底就是插图的“山水画”,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仔细观察,这样,上课时才能使学生对大自然,山水,花鸟,诗情进行联系比较后,顺利地悟出谜底。

教学目的`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同上

2、学会七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
说说怎样记字型;
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
无声是什么意思;
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
画:先中间,后两边;
声:强调上面是士;
色:注意刀字头;
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 ) 近( ) 京( ) 声( )

运( ) 听( ) 惊( ) 色( )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7篇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8篇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岭ling 峰feng 不识bushi 只缘zhiyua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①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来认识该字。

②完成填空:“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____部首,再查___画。第四笔是___,名称是________,第五笔是___,名称是______。

③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④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齐读一、二句诗。

2、自,理解“岭”“峰”的意思。

3、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画。( 岭:
峰:
)

4、说说“岭”“峰”的区别。

5、小组讨论: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

6、继续讨论: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7、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8、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________;
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

2、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之所以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4、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5、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6、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①古琴曲《高山流水》;

②古筝曲《渔舟唱晚》;

③二胡曲《二泉映月》;

④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9篇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习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近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平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习,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
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设计题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
“远近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
“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热门 设计 设计题教学设计热门11篇 设计题教学设计(热门11篇) 设计题怎么写

相关文章:

Top